
在道口镇街道顺北街村,有一个美丽的院落,因院里生长着一棵百年石榴树而得名“石榴宅”。这里的村民传承着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缠花。缠花工艺源于明代,盛于清代,是用多色丝线在以纸板和铜丝扎成的人造坯架上缠绕出鸟、兽、虫、鱼、花、果、汉字的手工艺品,现多以花为主,具有体积小、构思寓意深刻、技艺精巧、艺术形式灵活等特点。图为5月17日,“石榴宅”缠花女工正在制作缠花。(安阳融媒特约记者 徐淑霞 摄)
在道口镇街道顺北街村,有一个美丽的院落,因院里生长着一棵百年石榴树而得名“石榴宅”。这里的村民传承着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缠花。缠花工艺源于明代,盛于清代,是用多色丝线在以纸板和铜丝扎成的人造坯架上缠绕出鸟、兽、虫、鱼、花、果、汉字的手工艺品,现多以花为主,具有体积小、构思寓意深刻、技艺精巧、艺术形式灵活等特点。图为5月17日,“石榴宅”缠花女工正在制作缠花。(安阳融媒特约记者 徐淑霞 摄)